-
7 其它作用:香附醇提取物对组织胺喷雾所致豚鼠支气管痉挛有保护作用。香附所含的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抑制物质主要为a-香附酮(a-Cyperone)。
-
1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2 香附调经止痛的作用,对妇女的月经不调、痛经、痛经伴有的乳房胀痛等情况都可以使用香附,有很好的缓解效果。3 香附疏肝解郁、理气的功效,对肝气郁结、脾胃虚弱、腹胀便溏的症状,通常也会用香附来达到治疗的作用。注意事项 香附疏肝解郁、理气的功效,对肝气郁结、脾胃虚弱、腹胀便溏的症状...
-
1 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2 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3 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4 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5 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6...
-
5 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6 每次适宜用量为6~10g 7 香附也可用于熬粥。将车前草洗净,与栀子、香附、当归一起煮,滤去药渣,将药汁与米混合,煮熟即可,主要用于失眠和心情不佳的产妇。(图中分别为车前草的一种和当归)注意事项 任何中药材...
-
4 2 可以治疗头疼,热气上攻,头晕目眩。有些人阳气旺盛,经常因为体内热气导致头晕目眩,这类情况,可以用香附草治疗。不用其他配料,只用香附草做成药丸就可以的。5 3 可以治疗心腹痛,小腹痛,血气痛等。很多人会因为气不顺,导致心痛,腹痛,可以用香附草治疗。6 4 治疗妇科病。可以调理女人月经不调,妇科杂...
-
功效:由于各类中药有不同的作用,将多种中药混合在一起使用,效果更好。白芍,柔肝敛肝;香附,疏肝理气;白芷,祛风养颜;百合,养肺滋阴;糯米,和中养颜;加上蜂蜜,可润肠泽肤。该药方不仅能养颜消斑、祛风除湿,对于防治黄褐斑也有极好的功效。2 丝瓜络饮 原料:丝瓜络、白茯苓、白僵蚕、白...
-
功效: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护肤美肤功效。老年人常服此粥能减少色素斑,延缓皮肤衰老。 厚朴香附煨猪肘治疗黄褐斑 厚朴15克,香附10克,枳壳15克,川芎6克,猪肘500克,将上4味中药压碎,装入纱布袋,与猪肘共入砂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撇去浮沫,再用文火煨至熟烂,去除药包,加入适量酒、盐、...
-
具有清热解毒、养颜护肤、和血调经、治风湿痛等功效。《本草纲目》栽:“味酸,无毒。”药性平和,能和血、调经、祛风湿。《中药大辞典》载,“杜鹃花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福建中草药》:治乳痛初起,取映山红干根15~30克,水炖服,外用鲜叶配香附捣烂敷,疗效十分...
-
3 姜艾薏苡仁粥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功效: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4 益母草香附汤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将葱白拍烂,与鸡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饮汤,食鸡肉...
-
功效:(1)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因其具有活血止痛之功,也用于痈疽肿毒,跌打肿痛,肢体麻木等症。配丹参,香附治血虚闭经;配白芍能养血柔肝,治肝血不足;配川芎能行血活血,化淤消肿。(2)润肠通便,本品质润多脂,用于老年或病后之血虚便秘。用量 :5-15克 3 白芍性味:味,酸...
-
9 姜枣花椒汤材料:生姜25克,大枣30克,花椒100克。做法: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大枣洗净去核,与花椒一起装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汤。饮用,每日一剂。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有温中止痛,并有光洁皮肤作用。10 益母草香附汤材料: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做法:...
-
肝藏血,脾统血, 肾藏精,精血相生,因此是治疗与血有关病证的要穴。用补法,有健脾、补血、摄血的作用,类似于当归、阿胶、紫河车、薏米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有活血化淤 的作用,类似于归尾、桃仁、红花等药的功效。神门 在手腕的腕横纹尺侧端稍上方凹陷处,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被喻为神气游走出入...
-
功效:本方调理冲任,活血散结,适于乳腺小叶增生,证属冲任失调者。3 香附路路通蜜饮:做法:将香附20克,路路通30克,郁金10克,金橘叶15克洗净,入锅,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汁转温后调入蜂蜜30毫升,搅匀即成。上、下午分服。功效;疏肝理气,解郁散结,适于乳腺小叶增生,证属肝郁气滞。4 ...
-
1 养颜去斑汤 材料:30克百合,10克白芷,10克香附子,20克白芍,20克糯米,50毫升蜂蜜 制作方法:把上述材料中的百合、香附子、白芷、白芍和糯米放进锅内,并且放进500毫升的水,开火煮沸,然后我们从其中取出200毫升的汁液,接着是再在煲中加入水分,同样是取出200毫升的汁液。把两次提出汁液相互混合均匀...
-
3.益母草红糖茶材料:益母草1钱,香附子1钱,红糖适量。用法:将益母草和香附子放入500克沸水中,小火煮5分钟,适量加红糖。功效:具有活血、法瘀、调经、消水的功效。益母草可促进局部血流微循环障碍的很快恢复。禁忌:经期不宜饮用。4 荔枝绿茶材料:荔枝干6枚,绿茶3克。用法:将荔枝干去壳后,与茶叶一起入杯...
-
藿香功效与作用 1 【性味归经】辛,微温。入脾、胃、肺经。【功效】芳香化湿,解暑辟浊,和中止呕。【功效特点】本品辛散发表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善于散暑湿表邪、醒脾开胃、和中止呕、理气止痛。【功效作用】1.发表解暑:①用于暑月内伤生冷、外感风寒,症见寒热头痛,胸闷,腹胀呕恶,便溏等,...
-
功效:猪蹄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有较强的活血、补血作用,通草有利水、通乳汁功能。2 舒肝鲫鱼汤配料:柴胡9克、王不留行12克、香附6克、鲫鱼一条(约重250克)、生姜15克。做法:将鲫鱼去鳞、鳃及内杂,洗净;生姜拍碎;柴胡、王不留行、香附用纱布包好扎紧,作为药包备用。先将锅烧热后加少许油,将...
-
良姜的食用方法 简介 根据良姜的功效作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良姜制作成各种美味,用于不同的病症食疗 工具/原料 良姜 方法/步骤 1 1、汤类制作:良姜可以与鸡肉、香附、红枣等一起烹煮,制作成香附良姜鸡肉汤,有行气疏肝、祛寒止痛的功效。良姜还可以与猪肚、胡椒等一起制作成良姜胡椒猪肚汤,可以辅助治疗痰食...
-
10 艾叶饼子 艾叶做法:将五月艾叶打成浆,再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 作用: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妇女坐月子必吃的点心,还可治感冒。 注意事项 殷墟血热者慎用艾叶。苦酒、香附为之使殷墟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
-
方法/步骤 1 用于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 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尤为妇科调经要药。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配当归等药同用;治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香附等同用;治风湿痹痛,可配羌活、独活...
-
1 香芍颗粒的作用和功效是啥?香芍颗粒的功能和功效是平肝行气,消肿止痛,用于治疗经前期焦虑不安证的焦虑不安证,如腹痛、腹痛、恶心、呕吐、月经来潮等。2 香芍颗粒由赤芍、香附、川梅子(炒)、黄芩、枳壳、半夏(生姜制成)、肉豆蔻、甘松、甘草等成分制成。理气,五赤芍疏肝理血,活赤芍疏肝止痛,减轻川...
-
精油最好选择桂花精油或玫瑰精油,因为桂枝本身就有很好的祛斑作用,而玫瑰美白润肤的效果好一些。秘诀二:睡 觉 头上有很多穴位连通七窍,药物可以通过穴位经络走遍全身,当然也可以到达面部,发挥辅助祛斑功效。做药枕的材料可以选能够活血通络的黄芪、香附、当归、桂枝等,先用清水清洗一下,然后晾干,做成枕芯即可...
-
良姜的功效与作用是消食止痛,温胃散寒,治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良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僵蚕良姜茶,香附良姜鸡肉汤,良姜胡椒猪肚汤,良姜粥,良姜香附茶,肉桂良姜茶。食材 良姜 适量 白僵蚕 适量 鸡肉 500g 红枣 5颗 胡椒 适量 盐 适量 粳米 适量 红糖 适量 僵蚕良姜茶 1 功效:祛风散寒,化痰止痛...
-
方二功效:用于气虚血瘀之心悸,症见心悸怔仲、气短乏力、活动后加剧、胸闷心痛、痛有定处、舌苔薄白、舌质暗或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补气活血。人参三七羊肉汤原料:人参8克、三七10克、羊肉350克。操作:1、羊肉洗净,斩块;2、人参、三七略洗,与羊肉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置锅内用文火隔水炖...
-
配料: 红参、 当归、 益母草、 地黄、 丹参、 香附(醋制)、 龟甲、地骨皮、延胡索(醋制)、莱菔子(炒)、 白术(麸炒)、 肉桂、 木香、 赤芍、 甘草、 茴香(盐制)、续断、 蒲黄、川芎、 牛膝、 鹿茸(去毛)、 茯苓、 阿胶等 鹿胎膏【制作方法】1 煎煮 先用开水烧烫鹿胎,摘除鹿胎被毛,用清水洗净放入锅内...
-
良姜的食用方法 简介 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良姜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良姜主治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功效与作用是消食止痛,温胃散寒,治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良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僵蚕良姜茶,香附良姜鸡肉汤,良姜胡椒猪肚汤,良姜粥,良姜香附茶,肉桂良姜茶。食材 良姜 适量 ...
-
1 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水煎服。 配川楝子,用于气滞血瘀、脘腹疼痛; 配小茴香、橘核、荔枝核、乌药等用治疝气痛; 配当归、川芎、白芍、香附等,用于痛经。 配当归、川芎、桂枝、赤芍用于四肢血滞疼痛 2 煎剂:3~15克。丸...
-
3 紫苏解表、散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4 紫苏可解鱼蟹之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可单紫苏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药。5 紫苏子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功效,甜杏仁也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