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时间:2024-10-13 12:41:54

1、猪头。猪头肉皮厚、胶质重,一般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新鲜的猪头火烧去毛,清理干净,劈成两半放入老汤中慢煮,待入味上色后捞出滤干放凉,便是一道上好的卤味。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3、猪拱嘴。猪拱嘴作为猪身上经常活动的部位之一,外皮胶质丰厚,里肉精瘦细嫩,湖南人一般会把它们制成腊味和卤味,口感很Q弹很拨龛鞠察劲道。也可以单独切片小炒,吃的时候感觉厚厚一层胶质包裹着一块鲜嫩的瘦肉,猪皮弹牙,胶质绵密,瘦肉软糯,那种奇妙的口感简直令人着迷。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5、梅花肉。梅花肉的肉质比较嫩且含有部分脂肪,因此最适合用来做叉烧肉、煎肉或烤肉,此外,梅花肉也是用来涮火锅或爆炒的好食材。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7、上脑肉。上脑肉又叫前排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块肉,瘦肉夹肥,肉质较嫩,适于做米粉肉和炖肉。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9、坐臀肉。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为瘦肉,但肉质较老,纤维较长,一般多作为白切肉或回锅肉用。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11、弹子肉。又称“拳头肉”、“元宝肉”。位于后腿棒子骨前的一块球形瘦肉,肉质较嫩,可切片,切丁,能代替里脊肉。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13、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通常来说前腿肉脂肪含量比后腿肉高一点,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15、眉毛肉。眉毛肉是指猪肩胛骨上面一块形同眉毛的肉,这块肉的特点是瘦肉多,肥肉少,用途跟里脊肉相同。一块重约一斤左右。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17、猪手。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19、肋排。肋排有一侧与背脊相连,所以它的骨头比小排要粗些。肋排的肉层比较薄,肉质比较瘦且口感比较嫩,比较适合卤制。另外,肋排中段的嫩排最适合烤制,肉层较厚实的部分比较适合蒸、炸或红烧。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21、子排。部分排骨的肉层很厚,隔着一层薄油还连了一块五花肉,是油脂比较丰富的排骨,也是肉质最为鲜嫩的排骨。子排最适合的吃法比较多,比如炸、炖、烤或红烧等烹调方法都可以用,但做出的菜肴略显油腻。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23、后棒骨。也叫筒子骨、棒子骨,就是后香拐剔除肉以后剩下的骨头,适合煲汤。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25、猪扇骨。猪扇骨是猪肩胛骨。 由于形状略呈扇形所以被称为扇子骨。可以煲汤、清蒸、椒盐等。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27、寸骨。寸骨是棒骨旁边的一根小细的骨头,每头猪只有两根寸骨,肉质酥烂鲜嫩。常见的做法是红烧寸骨和孜然寸骨,其中两湖的孜然寸骨与广东的蒜香骨、无锡的酱排骨被成为中国三骨,可见孜然寸骨的美味。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29、猪舌。猪舌,别名口条、招财。肉质坚实,无骨,无筋膜、韧带,煮熟后无纤维质感。不论酱、烧、烩、卤、熏,味道都很独特,是极不油腻的美味佳肴。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31、猪尾巴。也称皮打皮、节节香。由皮质和骨节组成,皮多胶质重,多用于烧、卤、酱、凉拌等烹调方法。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33、猪腰。猪腰即为猪肾,因器形如古代的银锭而得名“银锭盒”。猪腰具有补肾气、通膀胱、消积滞、止消渴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腰痛、水肿、耳聋等症。适宜炒、爆、炸、炝、拌,如“爆炒腰花”、“水煮腰花”、“凉拌猪腰”等。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35、花肠。一般可以配以去腥、解腻、增香、提色的干海椒和味辛香而麻的花椒烹制而成菜后,其菜色泽棕红发亮,质地脆嫩爽口,麻辣味浓,咸鲜醇香,略带回甜。可爆炒、烫火锅、红烧、鲜卤等。

猪肉的三十六种吃法
  • 猪肉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 拍黄瓜怎么拌好吃
  • 土豆烧肉怎么做
  • 酸汤的做法
  • 香菇炒肉怎么做
  • 热门搜索
    香锅的做法 猫为什么要吃老鼠 为什么电脑 菜心怎么做好吃 离婚协议书怎么写 空气刘海怎么剪 琵琶虾的做法 为什么会秃顶 嗥怎么读 牛蛙怎么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