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第三,香附子的功用:1 可以治疗未老先衰的毛病。有些人不到年龄,会出现和年龄不相符合的症状,可以用香附草治疗。可以把香附子做成药丸,就着降气汤服下,降气汤也是香附草做成的。4 2 可以治疗头疼,热气上攻,头晕目眩。有些人阳气旺盛,经常因为体内热气导致头晕目眩,这类情况,可以用香附草治疗。不用...
-
7 其它作用:香附醇提取物对组织胺喷雾所致豚鼠支气管痉挛有保护作用。香附所含的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抑制物质主要为a-香附酮(a-Cyperone)。
-
3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4 【用法与用量】...
-
香附 方法/步骤 1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2 香附调经止痛的作用,对妇女的月经不调、痛经、痛经伴有的乳房胀痛等情况都可以使用香附,有很好的缓解效果。3 香附疏肝解郁、理气的功效,对肝气郁结、脾胃虚弱、腹胀便溏的症状,通常也会用香附来达到治疗的作用。注意事项 香附疏肝解郁、理气的功效,对肝气郁结、脾胃虚弱...
-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简介 香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主要长于我国浙江、福建、湖南等地 方法/步骤 1 先介绍下它的特征,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向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和须根断痕;去掉毛后比较光滑,环节不会太明显。质地较硬,晒过后切面...
-
1 养颜去斑汤 材料:30克百合,10克白芷,10克香附子,20克白芍,20克糯米,50毫升蜂蜜 制作方法:把上述材料中的百合、香附子、白芷、白芍和糯米放进锅内,并且放进500毫升的水,开火煮沸,然后我们从其中取出200毫升的汁液,接着是再在煲中加入水分,同样是取出200毫升的汁液。把两次提出汁液相互混合均匀...
-
功效: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护肤美肤功效。老年人常服此粥能减少色素斑,延缓皮肤衰老。 厚朴香附煨猪肘治疗黄褐斑 厚朴15克,香附10克,枳壳15克,川芎6克,猪肘500克,将上4味中药压碎,装入纱布袋,与猪肘共入砂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撇去浮沫,再用文火煨至熟烂,去除药包,加入适量酒、盐、...
-
具有清热解毒、养颜护肤、和血调经、治风湿痛等功效。《本草纲目》栽:“味酸,无毒。”药性平和,能和血、调经、祛风湿。《中药大辞典》载,“杜鹃花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福建中草药》:治乳痛初起,取映山红干根15~30克,水炖服,外用鲜叶配香附捣烂敷,疗效十分...
-
用法:将益母草和香附子放入500克沸水中,小火煮5分钟,适量加红糖。功效:具有活血、法瘀、调经、消水的功效。益母草可促进局部血流微循环障碍的很快恢复。禁忌:经期不宜饮用。4 荔枝绿茶材料:荔枝干6枚,绿茶3克。用法:将荔枝干去壳后,与茶叶一起入杯,沸水冲泡,焖5分钟即成。功效:益肾养颜、壮阳温中。
-
制法:高丽参、黄芪等中药洗净后放入布袋中扎口,与排骨或鸡一起加水炖煮。先大火后小火,煮2-3小时。捞出布袋,加入盐、胡椒等调味品即可。每次1小碗,每天1次。以上物料可做出5小碗。吃肉喝汤,多余的放入冰箱保存。功效:适用于卵巢癌手术后的调理方面;有行气散结、消积化瘀作用。陈香牛肉原料:陈皮30克,香附子15...
-
功效:猪蹄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有较强的活血、补血作用,通草有利水、通乳汁功能。2 舒肝鲫鱼汤配料:柴胡9克、王不留行12克、香附6克、鲫鱼一条(约重250克)、生姜15克。做法:将鲫鱼去鳞、鳃及内杂,洗净;生姜拍碎;柴胡、王不留行、香附用纱布包好扎紧,作为药包备用。先将锅烧热后加少许油,将...
-
9 姜枣花椒汤材料:生姜25克,大枣30克,花椒100克。做法: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大枣洗净去核,与花椒一起装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汤。饮用,每日一剂。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有温中止痛,并有光洁皮肤作用。10 益母草香附汤材料: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做法:...
-
方二功效:用于气虚血瘀之心悸,症见心悸怔仲、气短乏力、活动后加剧、胸闷心痛、痛有定处、舌苔薄白、舌质暗或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补气活血。人参三七羊肉汤原料:人参8克、三七10克、羊肉350克。操作:1、羊肉洗净,斩块;2、人参、三七略洗,与羊肉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置锅内用文火隔水炖...
-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简介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黄花苗,。性味苦,甘,寒,入肝,胃。主要成分含有蒲公英苦素,葡萄糖,果胶,维生素C,胡萝卜素,尼克酸,铁,铜,锌,钙等多种元素。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固齿壮骨,乌须黑发的功能。工具/原料 蒲公英,忍冬藤,香附子,紫地丁,百合...
-
配料: 红参、 当归、 益母草、 地黄、 丹参、 香附(醋制)、 龟甲、地骨皮、延胡索(醋制)、莱菔子(炒)、 白术(麸炒)、 肉桂、 木香、 赤芍、 甘草、 茴香(盐制)、续断、 蒲黄、川芎、 牛膝、 鹿茸(去毛)、 茯苓、 阿胶等 鹿胎膏【制作方法】1 煎煮 先用开水烧烫鹿胎,摘除鹿胎被毛,用清水洗净放入锅内...
-
瓦楞子的功效与作用 1 瓦楞子的功效: 瓦楞子为蚶科动物魁蚶、泥蚶及毛蚶的贝壳,瓦楞子别名蚶壳、瓦屋子、瓦垄子、蚶子壳、花蚬壳、瓦垄蛤皮、血蛤皮、毛蚶皮,瓦楞子的功效与作用是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瓦楞子用药禁忌是无瘀血痰积者勿用瓦楞子。 药名:瓦楞子 功效分类:止咳药;祛痰药;...
-
作用 方法/步骤 1 1.可治疗心肝阴虚,肝阳亢躁、心神不宁而致眩晕,耳鸣,失眠,心悸,虚烦,多梦等症,可用珍珠母配生白芍、生地黄、白蒺藜。远志,黄芩,香附,钩藤、生赭石等同用。2 2.中药书中有记载,珍珠母偏用于心肝阴虚,心经有热的失眠;远志偏用于心肾不交,痰阻心窍的失眠,夜交藤偏用于肝肾不足...
-
10 艾叶饼子 艾叶做法:将五月艾叶打成浆,再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 作用: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妇女坐月子必吃的点心,还可治感冒。 注意事项 殷墟血热者慎用艾叶。苦酒、香附为之使殷墟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
-
作用:清新口气、洁口腔、除口臭。 桂花可治胃虚寒性疼痛 患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少华,胃脘疼痛已久,多发作于寒冬腊月天气寒冷时,热敷则痛减,舌质淡红,苔白略厚。这时桂花便能派上用场。 组方:桂花子3克,公丁香4.5克,姜黄、香附各6克,灸甘草10克,苍术12克。 用法:上述诸...
-
1 金铃子苦寒降泄,能清肝火、泄郁热、行气止痛。每与延胡索配伍,用于肝郁气滞或肝郁化火胸腹诸痛,如金铃子散:金铃子、玄胡索各30g。上为细末,每服6-9g,酒调下,温汤亦得。2 治肝胃气痛,与延胡索同用,或以金铃子散与四逆散合用。用治疝气痛,以治疗热疝为宜,可配延胡索、香附、橘核、芒果核等同用...
-
功效丨内服 1 温经止血:艾草对于虚寒性出血,腹痛有极好的治疗功效,能有效治疗女性虚寒,月经不调、流产、子宫出血等症 。女性产后感到体寒,经痛腹痛,老人有脐痛或腹痛感的话,可以将熟艾放入布袋,敷于疼痛部位 。冲任虚寒,小腹冷痛,长期不孕人群,将艾叶与香附,当归艾草内服的功效与作用,吴茱萸,肉桂搭配,...
-
3 紫苏解表、散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4 紫苏可解鱼蟹之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可单紫苏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药。5 紫苏子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功效,甜杏仁也称为...
-
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眼羞明怕日:夏枯草25克,香附子50克,共为末。 每服5克,腊茶调下,无时。 6、夏枯草治血崩不止:夏枯草为末。 每服方寸匕,米饮调下。(《圣惠方》) 7、夏枯草治口眼歪斜:夏枯草5克,胆南星2.5克,防风15克,钓钩藤5克。水煎,点水酒临卧时服。(《滇南本草》) ...
-
4 月经不调. 经闭血淤者,yimu草可与当归. 香附. 丹参等配伍,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yimucao颗粒也可与乌鸡白凤丸同服有调经止痛作用。5 肾痛水肿,面目虚浮,小便不利或尿血者,yimucao可与白茅根. 茯苓. 车前子. 金银花等配伍,可提高清热利尿消肿的功效。6 yimucao可与金银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等配伍,以...
-
荔枝的功效与作用 1 荔枝是“南国四大果品”其中之一。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杨贵妃因喜食荔枝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荔枝性热,多食易上火。荔枝的...
-
艾附温中丸 艾叶、吴茱萸、川芎、白芍、当归各 90克,制香附180克,续断45克,生地30克,肉桂15克,共为细末。米醋打糊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此丸具有益气补血、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用于妇女子宫虚寒,白带增多,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月经不调,少腹冷痛,久不受孕等。 灸治呃逆...
-
1 治腹痛:1.香附60克,食盐6克,生姜9克,混合捣烂热敷;2.生香附末12克,皂荚(打碎)2个,食盐90克,在砂锅内炒出香味后,另加醋50克,趁热包布中,按痛处缓熨;3.花椒、食盐混合炒热,敷患处;4.食盐2斤,葱白4两合炒,分装两袋,轮敷患处。2 治大、小便不通:1.初生小儿大、小便不通:连须...
-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止泄,芳香化湿,宣肺利咽。 主治:咽炎 加减:咽痒加僵蚕5-10g,蝉蜕5-10g;咳咯粘痰加浙贝母10-15g,射干10-15g;咽部燥灼加天花粉10-15g,知母10-15g;气郁呃嗳加苏子10-15g,香附10-15g。 治疗的主要症状:咽部粘膜充血不明显,咽后壁淋巴滤泡团块样增生,咽中干涩...
-
本品苦而不燥,温而不烈,行血散瘀,调经止痛,性质和缓,同时又兼补血作用,凡妇人血瘀及血虚之月经病证均可应用。治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可配伍当归、川芎、香附等同用;治血虚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则配当归、熟地、白芍等药用。 2.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及血虚萎黄。本品行血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