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下: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
-
方法/步骤 1 1、发生地震时,第一时间就是跑无论你在做什么,只要感觉到地震了,第一时间、第一想法就是跑,不要留念任何东西,生命仅有一次,跑得快才是活命的基本。2 2、发生地震时要大声呼叫因为地震可能会发生在夜晚或深夜,如果有些人正在睡梦中,是不可能会发觉的,这个时候就要靠大家互相帮助了,如果...
-
方法/步骤 1 在室内保持安全:在地震发生时,尽量保持在室内,远离窗户、悬挂物和易倾倒的家具。躲在桌子下或者躲在坚固的家具旁边,保护头部和颈部。2 远离危险区域:如果你正在室外,请远离建筑物、电线杆、大树和其他可能倒塌的物体。寻找空旷的地方,尽量避免停放在桥梁、高楼等可能存在危险的区域。3 保持冷静:...
-
(8)遇到火灾的人们,要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待地震停止后,逆风向(或垂直风向)匍匐前进,转移到安全地方。3 3、学校人员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
-
1 1. 寻找安全位置:在发生地震或其他震荡的情况下,尽量远离玻璃、大型家具、易倒塌的物体和悬挂在墙上的物品。尽量找到坚固的桌子、床下或者墙角等结实的避难处。2 2. 掩护头部和颈部:如果无法找到合适的掩护处,可以选择用双手保护头部和颈部。尽量蹲下,将头部靠近膝盖,保护头部不受物体或碎片的伤害。3 3. ...
-
4 ◎地震发生,真正地震的时候,地面会猛烈摇晃,假如你还在家里或公司,这时候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找个安全的地方,而不是跑出去跳窗跳楼之类的,如果不是在最底层门口,一定不要往外跑,应找桌子、床等下面可以容纳人的地方,双手抱头护住人最重要的地方,假如你旁边什么都没有,那就先躲到墙角等可以形成三角形...
-
地震安全知识 1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2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3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
1 在家如何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室内安全避震地点主要包括: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如果是平房,可立即跑离室内,并且不要急于返回室内。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窄巷、大烟囱、水塔、高压线、变压器,及时转移到空旷的场地。如果来不及...
-
安全知识 - - 地震逃生知识,现在的地震是越来越多,地震来了,小伙伴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小编就给小伙伴们简述一下地震逃生的知识吧!!保证地震来了,我们也能巧妙逃生!!
-
通过亲身体验如何在安全地点安身来巩固这些知识,对儿童尤其重要。 在进行以上演练后的几天或几周内,进行紧急演练,以巩固知识。 做好应付震后受灾情况的身心准备。 逃生事先进行准备,可以减少地震带来的冲击。做一些适当的应急储备,并告诉你的家人在灾难中和灾难之后该做些什么。 当灾难发生时,你很...
-
9 9. 避开危险地带:避免在易受地震影响的地带建房或居住,尽量选择安全区域。10 10. 关注预警信息:关注地方政府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和灾害应对指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注意事项 防震减灾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加强科学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减轻地震...
-
1 防震减灾手抄报资料: 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
-
6 防震减灾的手抄报资料: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7 面对地震灾害手抄报资料: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8...
-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方法/步骤 1 在地震发生时,首要要做的是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迅速寻找能提供避难的地方,如桌子下、门框下、墙角等能提供保护的...
-
地震自救 个人的方法 方法/步骤 1 第一、我们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地震其实最可怕的不是开始的那个时间,因为地震一开始最强烈的时候,不过维持十几秒钟,这时候你应该冷静的尽量想好自己的如果进入安全地带,而不是匆匆忙忙的到处乱跑。2 第二、我们在地震的时候,经常会在家里面或者是单位,这时候都是高楼大厦,...
-
5 即使地震发生了不要惊慌,第一如果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不要随便移动,因为地震很不安全 6 第二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
-
3 室外应急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但这时不要冒险冲进室内取物或救人。如果在街上行走时地震,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4 室内应急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空间...
-
5 在学校教学楼内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
-
不是地震本身造成了伤害,而是惊慌失措的踩踏等制造了二次伤害。 比地震更可怕的是对地震知识的无知,可见冷静就是逃生力和自救力。 惊慌失措地乱挤乱拥,是公共场所地震逃生的大忌,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才是避震的科学办法。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
3、普及防震知识,提高减灾意识。4、汲取教训,依靠法制,积极防御,共促和谐。5、掌握科学地震知识,远离地震谣言危害。6、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7、灾害之前早预防,灾害来了少伤亡。8、提高防震意识,落实减灾措施。9、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社会抵御灾害能力。10、安全知识进社区。11、防震减灾,从...
-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简介 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只有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用行动战胜自然灾害。 我国劳动人民在98洪灾,03非典,08大雪灾,08汶川地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解放后提出的“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方针, 就是对这些经验纲领性的总结。为了减轻自然灾害的侵袭,全国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为之做出...
-
4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及时获取灾害信息,向公众发出预警信息,提前采取行动。5 做好灾害演练:定期组织针对不同类型灾害的演练活动,包括火灾逃生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通过实践,加强应对灾害的能力和反应速度。6 加强建筑规范:严格执行建筑规范和安全标准,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抗风、抗火等...
-
所谓“减轻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扩展资料: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 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此后这一计划...
-
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
-
6 (二)如何避震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7 1.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
-
3 不要乘坐电梯。地震发生的时间只有几分钟,这么短的时间,是逃不出去的,特别是不要急忙的去乘坐电梯,因为地震发生后,很可能造成停电的事故,一旦停电后,被困在电梯里,也会带给自身安全的威胁。4 听从统一指挥。如果在商场内,有工作人员,进行人员疏散,和根据现场的情况,采取一些紧急的及时处理措施,一定要...
-
2 2、见微知著,辨识与萌芽状态。有许多危机在爆发之前都是有征兆的,作为个人或组织平时就要学会细微观察的习惯,这样能够及早的发现危机,处理突发事件。3 3、快速反应,控制于开端。比如说地震到来之际,关键就是反应快,行动快。如果是群体性事件,就要快处置,不要拖,拖拉会使事态严重。4 4、学会一些基本的...
-
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3、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631年常德地震百度百科-地震百度百科-5·6湖南长沙地震 ...
-
8地震安全歌,教小朋友学会安全逃生知识,家长收藏 02:05 来源:宝宝知道-地震安全歌,教小朋友学会安全逃生知识,家长收藏 服务升级打开原网页9交通安全歌,关于交通安全的视频 01:36 来源:宝宝知道-交通安全歌,关于交通安全的视频 服务升级打开原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