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的三个儿子叫什么

 时间:2024-10-14 01:18:04

姬昌一共18个儿子。

一、列表

1、伯邑考(姬考):姬昌嫡长子,母太姒,早卒

2、周武王(姬发):即周武王,姬昌嫡次子,母太姒

3、管叔鲜(姬鲜):姬昌嫡三子,母太姒

4、周公旦(姬旦):即周文公,姬昌嫡四子,母太姒

5、蔡叔度(姬度):姬昌嫡五子,母太姒

6、曹叔振铎(姬振铎):姬昌嫡六子

7、郕叔武(姬武):姬昌嫡七子,母太姒

8、霍叔处(姬处):姬昌嫡八子,母太姒

9、卫康叔(姬封):姬昌嫡九子,母太姒

10、冉季载(姬载):姬昌嫡幼子,母太姒

11、郜叔:姬昌十一子

12、雍叔:一作雍伯,姬昌十二子

13、毛叔郑(姬郑):姬昌十三子

14、滕错叔(姬绣):姬昌十四子

15、毕公高(姬高):姬昌十五子

16、原叔:姬昌十六子

17、酆叔:姬昌十七子

18、郇叔(姬葡):姬昌十八子

二、资料

1、伯邑考

伯邑考,生卒年不详,姓姬,名考,周文王姬昌嫡长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兄长,母太姒[sì]。

周文王十三岁,长子伯邑考出生。十五岁时,次子周武王出生。 一说,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后,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质,为纣王驾车。

纣王烹杀伯邑考,将他做成肉羹赐给周文王,并说:“圣人应当不会吃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周文王最后还是吃下肉羹。纣王说:“谁说西伯昌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

另一说,周文王舍弃伯邑考立次子周武王为太子。王国维等认为周文王舍弃伯邑考及伯邑考的儿子而立周武王为太子,是遵循殷礼。梁玉绳则认为伯邑考是早死,并非被周文王废掉太子之位。

2、姬发

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在位19年。

约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发继位,号为武王,沿用“受命”年号 。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

受命十一年(约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行在朝歌,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是为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武王克殷三年后(约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时年四十五岁(一作五十四岁),葬于周陵,为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

姬昌的三个儿子叫什么

3、管叔鲜

又名管叔(?―公元前1039年),姬姓,名鲜,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三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初三监之一,周朝诸侯国管国(今河南郑州)国君。因受封管国,故称管叔或管叔鲜。

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将管叔鲜封于管地,建立管国,与蔡叔度、霍叔处协助、监督商纣王之子武庚,一同治理商朝遗民,史称“三监”。

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周成王年幼,由管叔鲜四弟周公旦摄政。管叔鲜与蔡叔度、霍叔处不满周公旦摄政,于是挟持武庚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不久,周公旦平定叛乱,诛杀管叔鲜,管国灭亡。

4、周公旦

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

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5、蔡叔度

姬姓,名度,世称蔡叔度,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五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初三监之一,蔡国始封君,蔡姓始祖。

周武王灭商后,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周成王时,蔡叔度与其兄管叔鲜挟持商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不久便被周公旦平定。蔡叔度被流放,最终死在流放之地。蔡叔度死后,其子姬胡亦受封于蔡,史称蔡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姬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伯邑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姬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叔

  • 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 怎样做双层夹心注水指甲?
  • 人口过亿的国家有哪些
  • 观呼吸的具体方法
  • 女孩发型绑扎方法图解
  • 热门搜索
    消化不良怎么调理 早搏的治疗方法 恢复视力方法 野鸡怎么做好吃 高清风景图片大全 鸿运当头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600字作文大全 螨虫过敏症状怎么治 糖蒜的腌制方法家常 叶子画图片大全50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