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团队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时候,决策依赖于不同人的专业知识,需要讨论决定。会议是把不同的人组织起来讨论的途径之一,但如果会议缺乏目标和掌控力,就会浪费时间。因此,要组织一场有效的会议,懂得如何计划、准备和主持非常重要。

2、写会议议程,并在会前分发给与会人员。议程不仅可以帮助主持人掌控好时间,还可以帮助与会人员了解会议的详细信息,例如开会时间、地点、与会人员等。更重要的是,议程上会列明议题,与会人员可以事先做好必要的准备。在开会前,把议程发给每一位与会人员,如果是非常重要的会议,议程更要提早几天发。议程中必须列明每项议题的讨论时间。可能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议题需要更长的时间,有些需要的时间少些,到时可以做相应的调整。但至少做一个粗略的议程计划表,可以帮助你的会议不跑题。

4、开会前确保会场已准备就绪。会议当天,你要确保会场干净、整洁,一切都已布置到位。此外,还要确保必要的设备能正常工作,如投影仪、电脑、展示屏等,不然会浪费很多宝贵的会议时间。如果你要使用PPT,你可以先行练习使用遥控器或鼠标,让自己熟悉这些设备。这样就不会占用你讨论重要议题的时间了。

2、总结以往会议的重要内容。会议的开头是一个较为冗长的过程,但要集中与会人员的注意力,你可以从总结以往会议的重要结论开始。因为不一定所有人都了解会议内容,通过介绍相关会议结论及其它信息,让所有与会人员都了解他们来的目的,进而促成一个有效的会议。你也可以让会议记录员朗读以往会议的纪要,而不一定要亲力亲为。这样,反而会给人更加正式的感觉。你还可以朗读一些与以往会议相关的报道或新闻等。不过,如果你已经把以往会议的纪要连同议程一起发给了大家,那么不用朗读也可以。

4、继续探讨上次会议未完的事项。在开始新议题之前,先完成上次议题未完的事项。搁得越久的问题,与会人员越不愿意负责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会议上将悬而未决的问题交予指定人员负责。通常,未解决的事项在以往的纪要里都会用“未决定”或“有待进一步探讨”标注。根据不同的公司文化和规定,有些会有固定的决策程序。例如,有些要求过半数的与会人员同意才算通过,而有些则要求高层领导同意通过就可以了。对于耗时长的工程,两次会议的间隔期可能没有多大的进展,没有必要花时间探讨此类话题。要探讨的应该是,需要马上采取行动的项目或工程。

6、总结。探讨过上次遗留的问题和最近出现的新问题之后,你需要为此次会议做个总结。总结要稍微具体些,包括所有达成的共识和决定,还有在下次开会之前,与会人员需要做的工作。这一步非常关键,因为这将是你结束本次会议之前,最后一次向与会人员明确他们要做的工作。

引导会议的探讨方向,使其更加有效
1、引导讨论方向,但不要主宰。作为会议主持人,你有一项主要任务,那就是引导与会者探讨与议题相关的内容。你不需要总是阐明自己的观点,也不必太过限制讨论的框架,适当开放些。在讨论过程中,或许会冒出新的议题。因此,你可能需要稍微调整一下大家的讨论方向,确保其始终围绕着会议目标进行。会议进行的过程中,你要掌控好时间。如果对某一个议题讨论时间过长,你很可能需要砍掉后面的一些议题,或者留到以后的会议中再作讨论。如果当前大家正在热议的话题非常重要,你更应该毫不犹豫地删减或推迟后面的议题。

3、确保每个人都知道在讨论的内容。你可能不大会注意到一点,那就是与会人员的专业背景不同。为了确保每个人都理解他们在讨论什么,你可以将困难的问题简化,并简要地解释给他们听。

5、掌握好时间。不少人认为开会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因为他们经历了很多没有效率的会议。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作为主持人,你需要严格把控好时间。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话题,你可以提出留待以后的会议讨论。并灵活调整会议计划,确保与会人员的时间不被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