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探索》杂志报道,美国探索频道近期每个周日晚都播出一部反映自然界生存状况的纪录片《生命》(LIFE),探讨地球上一些最与众不同的动物或植物的生存之道。纪录片向观众呈现了属于“进化名人堂”级别的动物,其中一些经过漫长进化拥有了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诀窍,还有一些则在不断发展它们奇妙的交配方式,以确保种群中最合适的个体的基因能够代代相传,今天十大排行网(Top10.ph)就来给大家揭秘一下,地球上10大生物与众不同的生存之道。
10大生物与众不同的生存之道
1、雌性猩猩如果你认为母亲对你过于溺爱,不妨了解一下雌性猩猩对待孩子的方式。生活在苏门答腊和婆罗洲森林地带的猩猩与人类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马来语中“orangutan”的意思甚至是“丛林之人”。雌性猩猩的性成熟期与人类相仿,怀孕期为8个半月。不仅如此,雌性猩猩会在接下来的8到9年里教孩子的森林生存之道,之后才会继续繁衍后代,这使得猩猩成为两胎间隔时间最长的陆地哺乳动物,也使小猩猩成为除人以外童年持续时间最长的动物。

3、日本猕猴在论资排辈上,没人能比得过广泛分布于日本第一大岛——本州的日本猕猴(亦称雪猴)。本州岛每年冬天大雪纷飞,气温降至零下4华氏度,这种情况下,日本猕猴必须要掌握保暖诀窍。一旦气温降至难以承受的地步,它们会纷纷逃向遍布本州岛上的温泉,在那里,日本猕猴开始论资排辈。辈份大的猕猴可以在温泉里游泳玩耍,躺在母亲怀里撒娇,辈份小的猕猴则体验不到母亲的温暖,看上去垂头丧气。

5、南极海星南极洲冰冷的罗斯海海底就像是布满星星的天空,在那里,海星统治着整个生态系统。罗斯海一年有隔氆吠割几个月大部分处于冰封状态,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南极海星可就没资本像科莫多龙那么“挑食”,相反,它们会吞噬所看到的一切,无论是死海豹、海豹排泄物、海绵,还是其他海星。一旦食物有了保证,南极海星下一个紧迫任务就是确保后代存活。在晚冬,大部分海洋生物不再处于活跃期,此时,南极海星开始向水中排出大量卵子和精子。随着冬天即将过去,海星幼体会以活跃的细菌为食,到了夏天开始转向藻类。

7、火烈鸟对于生活在东非大裂谷的火烈鸟来说,该地区腐蚀性碱性池塘却是欢乐的天堂。在普通动物眼中,这是一片由碱性矿物盐构成的大熔炉,然而,火烈鸟看到的却是丰富的营养物—美味的淡青色的“螺旋藻汤”。为了得到螺旋藻,火烈鸟必须先要过滤河水。这时,火烈鸟高度进化的喙就能发挥作用了。它们首先用双脚将水搅浑,不停在水中左右摇摆头部,每天用舌头过滤35品脱(约合16、56升)的水。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火烈鸟或能够收集2盎司(约合56、7克)富含营养物的螺旋藻。

9、象鼩象鼩(elephant shrew)体型娇小,同时又要不停活动,令其总是觉得饥肠辘辘。由于森林中到处潜伏着象鼩的敌人,在外活动危险重重,这个小家伙采取了一种非常高明的捕食之道。象鼩会在其经常出没的两个觅食地点之间留下一条被清除地干干净净的路径,并记住路上的一切细节。接着,它会以一种近乎疯狂的速度沿着这条路径奔跑,只有在看到美味的昆虫以及需要清除残骸时才会停下来。一根小树枝有时都会给象鼩构成致命威胁,所以,它40%的时间在两个觅食地点之间奔跑,清除各种障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