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土壤 性喜向阳温暖湿润的环境,能耐寒,耐早,但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略带粘性而较湿润的沙壤土种植为佳。
整地
(1)育苗地:须先深翻,耙细整平,作成高30厘米、宽100厘米的畦,并按行距30厘米横开浅沟以待播种。
(2)林地:多选在排水良好的山谷平缓处,先全垦,后按株、行距3×3米挖穴,穴径50厘米,深30厘米,以备定植。
种植
(1)繁殖方法:嫁接、实生、扦插、压条等法均有采用,以嫁接繁殖为主,其砧木可用梅的实生苗。夏至后摘取成熟果实,搓去果肉,与堆肥、草木灰等混合一起置潮湿处,至翌年立春后出芽,栽种在苗床上,按株距20厘米挖穴,每穴栽果种一粒;也可以在采摘成熟果实时,直接播种在苗床上,此法亦要在翌年春出芽。幼苗出土后,除在播种地直接生长、就地嫁接的苗木外,可在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移栽。在苗木生长期中,要注意除草、中耕、施肥和防治病虫害。苗木生长2年左右可作砧木进行嫁接。嫁接采用芽接、枝接均可,以枝接中的切接、劈接采用最多。接穗宜选用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以其中部一段最为合用。嫁接时间,我省常于小寒、大寒间进行,亦可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前进行。嫁接后须加强管理。
(2)定植:采用实生繁殖法的苗木生长1年后即可定植。定植时间在冬末春初出叶之前,定植前先在已备好的穴中施下基肥,种时扶正苗木,用熟土覆盖苗根,然后填土压紧,再浇定根水。采用嫁接法繁殖的,定植时间和方法与实生苗定植大致相同。
田间管理 定植后,为充分利用土地,头2、3年可间作一些豆类作物,并且可结合间种作物进行除草松土,每年冬季或早春开花前进行施肥,主要施用堆肥、人畜粪水等,在株旁挖沟施入,不宜过多施用速效氮肥,以免枝条徒长。梅树每年秋后要进行修剪整枝,及时将徒长枝、枯老枝剪除,把树形修整成环状形,使树势充实多结果。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白粉病,虫害有蚜虫、介壳虫等,可用乐果等药物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