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癔症:患者有癔症性格特点,神志不丧失,瞳孔无变化,不出现咬伤、跌伤或大小便失禁,暗示治疗有效,脑电图检查无异常。
2、晕厥:常无先兆,少见咬伤和尿失禁,无明显后遗症,脑电图检查与癫痫发作有明显区别。
3、高热惊厥:以半岁至4岁的小儿多见,伴有高热,仅个别病例发作两次以上,发作后恢复较快,神经系统检查多为正常。

7、癫痫与痉病的鉴别:《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风痫候》中记载“病发是身软,时醒者谓之痫,身强直反强张如尸,不时醒者谓之痉”。后世医家多以此说区分痫与痉。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专列“痉病瘛病总论”条目,说“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瘛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瘛也。抽掣搐搦不止者,瘛也。时作时止,止后或数日,或数月复发,发亦不待治而自止者,痫也。”吴鞠通所论痉病极广,共分九大类,即寒痉、风温痉、温热痉、暑痉、湿痉、燥痉、内伤饮食痉、客忤痉(惊吓痉)、本脏自病痉,基本上概括了所有的抽搐病症。(其中也包括急、慢惊风),他强调:“痉者筋病也”,“皆肝内动为之”。这与痫病因脏腑、经络、气血失调,逆气上巅犯病,引动肝风的病机不同。归纳起来癫痫与痉病的鉴别有如下几点:痫病发作有反复性、自解性;痉病则常为经常发性或持续性,消除病因后可以不再发作。痫病临床表现复杂;痉病就只有抽搐。癫痫是逆所引动肝风而抽搐,痉病是筋病,肝风内动所引起。

9、中风:以卒然昏仆,不醒人事为主症,但中风病不经救治较少自行缓解,且醒后多留有半身不遂、言语謇涩等后遗症。如果中风病有伴见阵发性神志不清、四肢抽搐、强直表现者,为类中风痫,为继发性癫痫的一种类型,可接癫痫处理。
10、颤振:为肢体或头部等部位的一种有规律的持续抖动,也可能在情志刺激或劳累后反复发作,但无神志改变,无肢体抽搐,且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人,与癫痫多青少年起病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