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合伴手礼的厦门特产:原巷口鱼丸、鼓浪屿馅饼、日光岩馅饼、南普陀素饼、金门贡糖、黄则和馅饼、绿豆糕、铁观音、青果、鳄鱼屿蚝油、珠绣、黄胜记肉干、鱼皮花生、厦门花生酥、漆线雕、文昌鱼、青津果、菩提丸、龙眼干等。
2、花生汤:位于中山路头。花生汤是福建沿海地区风味独特的甜汤佳点,清甜爽口,滋补润肺。泉州方言有一句:"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要死。"它谜一般地揭出花生为人人所喜爱。台湾作家许地山的《落花生》,自然、风趣的笔触抒写了花生的多种烹调和吃法。

4、鱼丸汤:以草鱼为主料,将草鱼剁成蓉,开锅后加入鱼肉丸和盐等瓢遥费涓调味料,待丸子变成白色时加入胡椒粉,淋上香油即可,因其嫩、脆、香、鲜远近闻名,是闽南小吃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而在厦门众多的鱼丸中,“原巷口鱼丸铺”的鱼丸接近两百的历史(在鼓浪屿吃不到了,据说都搬到中山街路头,镇邦路12号),其招牌菜原巷口鱼丸采用野生鲨鱼精心打制,其皮Q劲十足,鲜脆可口、馅香多汁,汤头香浓四溢,美味可口,以其绝佳口味而闻名海内外。

6、土笋冻:土笋是一种形似蚯蚓的软体动物,满是胶质。熬煮入模具冷冻,成型后剪成小块,搭配酱油、永春醋、甜辣酱、芥辣、蒜蓉、海蜇及香菜、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

8、黄金香肉松:肉松的优点很多:金黄色,香喷喷,条条肉丝,团团簇簇,送到嘴里,无需多咀嚼,立马柔软散化,满口香甜。而肉脯更是一遇到口水,还来不及嚼一下,早已化成糊状。

10、马蹄酥:雅名“香饼”,是厦门、泉州闻名的佳点。同安的马蹄酥最为著名。马蹄酥为江阴传统特色糕点。清朝末年仿制镇江同名糕点,并经改进成面。

12、沙茶面:福建省厦门汉族面类小吃,其妙处在汤头。主料之一的沙茶是选用上等的虾头,经拌盐腌制两个月以上,再磨细,将虾酱、蒜头酱按先后顺序加入沸油炸透,待冷却后加入五香粉、咖哩粉、辣椒粉、芝麻等制成。

14、芋包:说到厦门芋包,它的美味是无人能挡,尤其是刚蒸起来的芋子包皮薄薄的,似乎里面的馅都要冲破那皮出来了似的。尽管刚蒸好的芋子包很烫很烫,但你还是会忍不住要咬一口,而且是一大口。系将槟榔芋削皮洗净捣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淀粉、精盐、搅拌均匀,在碗的内壁涂上一层油,放进预先准备好的猪肉、虾仁、香菇、冬笋、荸荠等片丝馅料,再盖上一层芋泥。轻轻倒扣取出放在蒸笼里蒸炊而成。食用时佐以厦门甜辣酱、厦门沙茶酱等,味道更好。

16、姜母鸭: 福建一道汉族传统的名小吃。它既能气血双补,同时搭配的鸭肉有滋阴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药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于秋季和冬季食用。据《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两书所载,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老姜除腥热身的药膳效果也是让人们普遍喜爱的主要原因。

18、油葱果:福建厦门传统的汉族小吃,属于闽菜系。传说一户人家在蒸制这种供品时,孩子揭开蒸笼盖一看那咸仔果半生半熟,嫌它“白淡无滋味”,遂随手把一碗肉肴倒进果中,被大人发现后,已“生米蒸成熟果”了。不过吃起来味道还不错。于是,人们竞相仿制,历经演变,由咸葱果变为油葱果。

20、白灼章鱼:对章鱼的新鲜度和白灼的火候要求很高,口感讲究嫩、脆,和土笋冻一样搭配芥末、蒜蓉、香菜和醋调成的蘸酱来吃。

22、厦门花生酥:厦门著名的中式糕点,又名“贡糖”。主要原料是花生仁和砂糖,制作时先将花生仁炒熟去膜,和糖煮过,然后捣碾成酥,轧拉成型后,切成小块。食用时,应小心剥去包装纸,轻轻放入口内,入口即化,甜而不腻,香可喷颊,除呷茶时品尝,亦可作咸光饼等面点的夹心料,产品远销国内外。

24、虾面:厦门传统特色小吃,重汤而不重面。汤选用厦门本岛附近岛屿的一种叫做"狗虾"(九节虾)的野生小虾和猪骨的头汤一起熬煮。


27、炒面线:厦门独特名菜,系原"全福楼"、"双全酒家"所创。大多数人可能听都没听过,但是这确实是最具招牌的厦门菜,绝对厦门制造,很少有外地人吃过,那是因为制作的困难程度非一般炒面可比,关键在炸面线和炒的功夫上,稍不注意就会炒得太硬或太烂。炒面线在婚宴上是必定有的。

29、咸水鸭:鸭要选好,内山的菜鸭.最好是自家养的,不吃饲料。田里的那种皮薄,少油.嫩。常在山野间奔跑的鸭子,肉质比一般的家养鸭还要鲜美,鸭肉来源多为漳州、龙岩一带.撒盐、蒜、蒸熟,肉香甜、可口,如果配上一根生大葱,吃上稀饭,味道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