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个预压加载过程模拟实际混凝土施工时的荷载分布,按照先端底板,再腹板,最后堆载顶板和翼板的顺序进行,并分级进行加载,预压时分层增加沙袋,并对称加载,防止支架失稳。

3、在加载施工前,在观测点位置做好标记,并测量记录其标高。在整个加载过程中,每施加一级荷载,观测并记录一次。支架在受压12h后,进行下一级加载。在加载过程中随时测量观测点的变化情况,根据实际情况,L/4、L/2布置一排观测点,每排布置5点。

5、施工预拱度设置按:施工预拱度=支架变形值+设计预拱度。预拱度字斤谯噌最高值设在梁的跨中,其他各点的预拱度由中间最高值向两端零值按二次抛物线愉桴狁焕进行分配。预拱度计算公式为:δx = [4δx(L-x)]/L2δx —— 距左支点x 的预拱度值;δ —— 跨中预拱度值;L —— 跨距;x —— 距左支点的距离。

6、支架卸载完成后,将底板冲洗干净,经实测及相应的计算,确定弹性变形及实际沉降量,并对底模板作相应调整,根据如下公式调整各测点底模标高。底模顶面标高=梁底设计标高+施工预拱度